参加第六届清洁能源论坛--洁净煤炭2010会议的专家认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合作的洁净煤炭项目表明,全球变暖协议的政治论战落後于实际商业合作情况.
美国FutureFuels公司主管William Douglas称,担忧发达国家的"气候保护主义"会阻止达成应对全球变暖协议,或属过度渲染,因企业间的合作程度令政客们望尘莫及.
他在会议间隙表示,"政府层面有诸多误解,而实际中则完全不同.政治没能阻止我们.我们在继续共同努力,寻找最为适用的最佳技术."
他指出,天津"绿色煤电"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电站的建设显示出,企业界已经走在了前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是中国向西方转让技术.
这些煤气化设施由西安热工研究院设计,由华能集团建设,美国FutureFuels已获许可,运用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封闭电站.
Douglas称,"知识共享让我们现在建成了美国排放量最低的电站."
他并称,该公司还计划把这项技术应用于东欧的火力发电项目中.
达成全球变暖协议的主要路障在于各国为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所需承担的责任存在分歧.美国担心,在中国未承诺接受强制性减排目标的情况下签订的协议,或威胁其自身竞争力.
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则希望世贸组织能提供专门的国际科技转让机制,并降低清洁能源和低碳产品的关税.
不过,美国环保团体Clean Air Task Force亚太区首席代表孙嗣敏表示,这些讨论还是漏掉了关键的一点:创造并使用洁净煤及相关技术,并不像复制DVD一样简单.
"像洁净煤这样复杂的科技,不是像DVD或者手提包一样容易复制的.比如说,煤气化技术中多数专利已经过期了.关键还在于知识和技术支持,"孙嗣敏说.
双向转让
另一位专家指出,中国科技完全有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实际就是这样,"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碳储存项目主管Julio Friedmann说,"西安热工院在美国已经把气化炉授权给FutureFuels,他们完全可以把碳捕获技术也商业化."
孙嗣敏则称,中美双方在政治上的成见,不会干扰中国与国际间在大型示范项目的合作.这些项目具有商业价值并可降低清洁煤炭项目成本.
"大型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不会停下来的.传统的思维是发展中国家想要发达国家出钱,但实际上中国是与欧美企业一起赚钱并分摊成本、共享技术的."孙嗣敏说.
"我们认为政府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间达成协议,但不会在最近.所以我们鼓励企业多做些事情,"他表示.